精彩内容
今年以来,东阳光药新药研发进展不断:1类新药磷酸萘坦司韦胶囊、艾考磷布韦片首次获批上市,3.3类新药德谷胰岛素注射液提交NDA,1类新药HEC-007注射液首次申报IND等。创新研发已成为东阳光药发展主旋律,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6.87亿元,目前有53款新药(37款1类新药)处于申请临床及以上阶段,其中有12款新药(7款1类新药)上市可期。
超100%!胰岛素、1类新药收入大涨
3月28日,港股上市药企东阳光长江药业发布2024年业绩报告,报告期内取得营业额约37.24亿元,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约4.83亿元,每股基本盈利0.55元。
从分领域收入看,抗病毒药为东阳光药核心板块,2024年收入25.85亿元,占总收入比重接近70%;内分泌及代谢药收入2.49亿元,同比增长51.67%,占总收入比重约6.7%;心血管药物收入2.7亿元,同比增长46.78%,占总收入比重约7.3%。
2024年东阳光药各药物类别收入情况(单位:亿元)
来源:公司公告,米内网整理
米内网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三大终端六大市场(统计范围详见本文末)抗病毒化药一级集团排名中,东阳光药稳居首位。可威(磷酸奥司他韦颗粒/胶囊)为东阳光药核心产品,2024年流感疫情相较2023年同期有较大幅度下降,该产品受到一定影响,但依然保持市场领先的地位。集团通过持续开展学术推广活动、深化“可威”品牌建设,制定了一系列销售策略,不断提升可威的品牌认知度以及市场份额。
胰岛素系列产品方面,东阳光药有5款产品获批上市并中标国家胰岛素专项集采。集团通过持续强化专业推广队伍,推进明星标杆终端准入,深挖基层市场,优化各级销售渠道,胰岛素系列产品步入收获期,2024年实现收入136.53百万元,同比大幅增长101.14%。
新药方面,东阳光药首款1类创新药磷酸依米他韦胶囊(NS5A蛋白抑制剂)于2020年底获批上市,用于治疗成人基因1型非肝硬化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该产品已通过谈判纳入国家医保乙类目录,并在市场上取得优异的表现,2024年实现收入89.49百万元,同比大幅增长120.06%。
创新转型已成为东阳光药的发展主旋律。近年来,公司研发投入均以两位数的增速增长,2024年达6.87亿元,占总收入比重突破10%至18.46%,反映了公司对研发创新和未来市场布局的重视。
2022-2024年东阳光药研发投入情况(单位:亿元)
来源:公司公告,米内网整理
目前东阳光药已有磷酸依米他韦胶囊、磷酸萘坦司韦胶囊、艾考磷布韦片3款1类新药获批上市,为国内丙肝患者带来用药新选择;此外,5款胰岛素获批上市,包括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甘精胰岛素注射液、门冬胰岛素注射液、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及精蛋白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30R),涵盖第二代及第三代胰岛素。
37款1类新药在路上,7款上市可期
今年以来,东阳光药1类新药研发进展不断:磷酸萘坦司韦胶囊、艾考磷布韦片获批上市,均为抗丙肝病毒药物;此外,HEC-007注射液首次申报IND等。
目前东阳光药在国内有37款1类新药(不含已获批/主动撤回品种,下同)处于申请临床及以上阶段,其中有7款已处于NDA或III期(含II/III期)临床阶段,上市可期。
东阳光药国内在研的1类新药
来源:米内网综合数据库
从治疗领域看,东阳光药在研1类新药集中在抗病毒药物、糖尿病用药、抗肿瘤药等。米内网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三大终端六大市场抗病毒药物(化学药+生物药)、糖尿病用药(化学药+生物药)、抗肿瘤药(化学药+生物药)销售额分别超过270亿元、610亿元、1400亿元。
在抗病毒领域,东阳光药对丙肝药物进行了全方位布局,涵盖NS5A、NS5B、NS3/4A等有效靶点,其中磷酸依米他韦胶囊、磷酸萘坦司韦胶囊、艾考磷布韦片已获批上市,伏拉瑞韦胶囊处于III期临床;乙肝药物方面,甲磺酸莫非赛定处于III期临床,为国内研发速度最快的抗乙型肝炎病毒衣壳抑制剂。
在糖尿病领域,焦谷氨酸荣格列净胶囊(SGLT2)于2024年1月提交NDA获受理,目前还在审评审批中。国内已有多款同靶点国产新药获批,包括恒瑞医药的恒格列净、惠升生物的加格列净等,近年来中国三大终端六大市场SGLT2抑制剂销售额均以两位数的增速增长,2023年超过66亿元。此外,HEC88473注射液处于II期临床,为全球研发进展最快的GLP-1/FGF21双重激动剂之一。
在抗肿瘤领域,东阳光药布局了非小细胞肺癌、甲状腺癌、血液肿瘤等细分病种,涵盖FLT3、RET、PI3Kδ、MTOR、c-Met等热门靶点。甲磺酸莱洛替尼胶囊、苯磺酸克立福替尼片均处于III期临床,其中苯磺酸克立福替尼片是国产首款进入临床III期的新一代、高选择性的FMS样酪氨酸激酶3(FLT3)抑制剂,用于初治的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米内网数据显示,国内已上市靶向FLT3的药物中,仅吉瑞替尼为第二代FLT3抑制剂,舒尼替尼、索拉非尼、尼达尼布等均为非特异性的多靶点抑制剂,单药治疗AML时疗效并不显著。
猛攻400亿市场!50亿大品种新剂型冲线在即
除了1类新药,东阳光药还有多款改良型新药、生物类似药在研。
改良型新药聚焦剂型改良,目前有8款新药处于申请临床及以上阶段,涉及高血压、消化性溃疡出血、抑郁症、阿尔茨海默病、癫痫、精神分裂症等适应症。
东阳光药国内在研的改良型新药
来源:米内网综合数据库
2024年11月,东阳光药提交2.2类改良型新药苯磺酸氨氯地平颗粒的上市申请并获受理,为国内首家。目前国内已获批上市的氨氯地平剂型有片剂、分散片、胶囊剂、滴丸剂、干混悬剂等,暂无颗粒剂获批上市。米内网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三大终端六大市场氨氯地平销售额均超过50亿元。
生物类似药聚焦胰岛素及单抗,目前有8款新药处于获批临床及以上阶段,集中在糖尿病、肿瘤2大适应症。
东阳光药国内在研的生物类似药
来源:米内网综合数据库
胰岛素步入收获期,5款已获批上市,德谷胰岛素注射液于2025年2月提交NDA获受理,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注射液处于III期临床,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获批临床,上述3款产品2023年在中国三大终端六大市场销售额分别超过8亿元、13亿元、3亿元。
在具有明显临床优效性的GLP-1RA方面,利拉鲁肽注射液步入III期临床,原研产品2023年在中国三大终端六大市场销售额超过18亿元;14028注射液(度拉糖肽生物类似物)处于I期临床,国内暂无度拉糖肽生物类似药获批,原研产品2023年在中国三大终端六大市场销售额超过13亿元。
抗体类生物类似药方面,东阳光药布局了重组抗PD-1人源化单抗注射液(纳武利尤单抗)、贝伐珠单抗注射液、重组抗TNF-α全人源单抗注射液(阿达木单抗)。米内网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三大终端六大市场纳武利尤单抗、贝伐珠单抗、阿达木单抗销售额分别超过15亿元、107亿元、22亿元。
资料来源:米内网数据库、公司公告等
注:米内网《中国三大终端六大市场药品竞争格局》,统计范围是:城市公立医院和县级公立医院、城市社区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城市实体药店和网上药店,不含民营医院、私人诊所、村卫生室,不含县乡村药店;上述销售额以产品在终端的平均零售价计算。数据统计截至4月7日,如有疏漏,欢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