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寒冬下,连锁龙头之一国大药房选择“瘦身减负”,走下“万店高台”。与此同时,京东健康等医药电商却逆势增长,净利润翻倍,线下药店与线上平台的命运正在分化,市场竞争格局正在重构。
01零售板块拖累整体业绩
4月7日晚,国药一致发布2024年年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43.78亿元,同比下降1.46%;归母净利润6.42亿元,同比下降59.83%;扣非归母净利润为5.81亿元,同比下降62.1%;经营现金流净额为32.71亿元,同比增长11.4%。
其中第四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179.1亿元,同比下降5.2%;归母净利润亏损4.23亿元,同比下降203.3%。
国药一致表示,公司利润下降主要系零售板块受行业政策变化、市场竞争加剧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业绩有所下滑,导致收购资产组的经营业绩较预期存在较大差距。
零售板块是国药一致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2024年该板块的财务表现并不乐观。年报显示,国药一致零售板块(即“国大药房”)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23.57亿元,同比下降 8.41%;实现营业利润-10.67亿元,同比下降249.62%;实现净利润-11.04亿元,同比下降309.53%;实现归母净利润-10.72亿元,同比下降388.83%。
这一系列数字背后,是多重因素的叠加影响。国药一致表示,受医改政策、行业竞争和医药电商冲击,行业面临开店率下降、闭店率攀升的挑战,处于深度调整期。医药零售行业客流下降,国大药房销售额和利润下滑。国大药房通过组织重塑和业务聚焦缓解经营压力,但行业整体仍面临政策收紧、线上冲击和同质化竞争等问题。
为了应对挑战,2024 年,国大药房战略性地退出并关闭了 1270余家直营门店。截至 2024 年12月31日,国大药房门店总数9569家,其中直营门店7770家,加盟店1799家。
02走下“万店高台”
作为国内连锁药店龙头之一,国大药房自2010年开始“跑马圈地”,进行大规模的兼并收购,2023年门店数量正式突破1万家,首次跻身进入“万店俱乐部”。
到了2024年6月30日,国大药房零售门店总数达到10702 家,其中直营门店8676家,加盟店2026家。
然而,进入“万店俱乐部”之后,国大药房的日子并不太好过。2024年一季度,国大药房净利润同比下降49.94%至0.77亿元,第二季度直接亏损约0.91亿元,上半年合计亏损0.14亿元,同比下降104.81%。
2024年三季报趋势仍不见好转,第三季度,国大药房净利润同比下降106.61%,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0.39亿元,同比下降110.36%。在已公布三季度业绩的上市连锁药房中盈利垫底。
从国药一致披露的2024年全年营收业绩来看,零售板块国大药房的亏损没有改善。
在此背景下,国大药房调整了战略方向,从“规模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并成立了亏损治理小组,致力于治理亏损门店,关闭亏损门店并退出弱势区域。
今年2月7日,国药一致董事会同意对国大药房下属四级子公司吉林省成大方圆医药连锁和天津国大药房破产清算的立项。更早之前,去年12月30日,国药一致宣布对旗下三家控股公司进行破产清算的立项,包括安徽国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国药控股国致药房连锁(河源)有限公司以及山东成大方圆医药连锁有限公司。
短短两个月内,5家下属公司退出这个“万店巨头”的经营版图,据粗略统计,这5家公司共涉及百余家药房。
除了对部分区域的连锁药店进行破产清算外,国大药房还关闭了不少门店——2024年国大药房关闭了1662家门店(含加盟店),同期新增了715家门店(含加盟店)。被关闭门店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非核心地段及三四线城市竞争激烈区域。
“国药一致的瘦身之举,既是自救,亦是行业寒冬下的无奈选择。”一位医药行业从业者表示,在政策、资本和市场的多重压力下,药品零售行业正经历阵痛。
03线上渠道扩张的鲜明对比
当前,药店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随着全国范围内门诊统筹政策的全面落地以及线上售药平台的快速发展,消费者的购药习惯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通过线上平台购买药品和健康产品,这使得传统线下药店的客流量和销售额均受到了严重影响。
同时,医保控费、药品集采等政策的实施也使得药店的利润空间受到压缩。此外,药店行业的同质化竞争也日益严峻。这些内外部因素的变化,导致了行业整体利润总额的下滑。
背靠国药集团这棵央企大树的国大药房,没能躲过行业的整体下行,其他连锁药店同样如此。六大民营上市连锁药店中,有三家披露了2024年年度业绩预告,扣非净利润均出现了50%以上的下降。而2024年前三季度的业绩报告中,除了益丰药房,其余五家净利润均明显下滑。
与此同时,大参林、老百姓等均宣布暂停新开门店和并购,并停止向新的省份扩张,转向关闭亏损门店。2024年上半年,六大民营上市连锁药店均有一定程度的闭店动作。
“门店瘦身运动”从头部连锁扩大了到整个行业。
相关数据显示,2024全年共有3.9万家零售药店关店,闭店率达到5.7%,而2023年仅为3.8%。其中第四季度闭店13672家,高于前三季度平均水平,整体出现关店加速趋势。行业分析认为,2025年将是药店行业洗牌的关键年,预计全年关闭门店5万—10万家,药店总量可能从2024年的70万家缩减至60万家左右。
在零售药店市场普遍承压,大部分头部连锁药店业绩下滑的情况下,医药电商巨头京东健康却交出了一份营收及利润都同比增长的成绩单(往期报道:从亏损到盈利,京东健康如何走过这五年?)。
据京东健康近日发布的2024年度业绩公告显示,京东健康2024年实现营收581.60亿元,同比增长8.6%;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指标下(Non-IFRS)净利润达47.92亿元,同比增长15.9%。年度盈利从2023年的21.4亿元增长到41.6亿元,增幅达102.8%,收入和净利润均超市场预期。
医药零售业务是京东健康亮眼成绩的关键,由2023年的457亿元增加6.9%至2024年的488亿元,营收占比84%。其增长驱动力主要源于活跃用户数量增加及用户额外购买、医药和健康产品销售的线上渗透率不断提高及产品品类的丰富。
B2C平台业务和O2O领域的融合,京东健康正在形成全渠道合力,不断虹吸传统线下药店的客流。
当前,实体药店大规模出清与线上渠道扩张形成鲜明对比,可见,医药零售市场的竞争已从单一渠道转向全域资源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