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用户中心

米内网官方微信:米内网 menetwx

(微信中常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东阳光砍“药”疯长63%

来源:英才杂志2021-09-24

自8月底以来,东阳光(600673.SH)终于迎来在资本市场的高光时刻,截至 9月17日,股价已经上涨超63%至10.23元。而这与东阳光最近的重大资产出售有关,东阳光要断“药”了。

2021年9月1日,东阳光披露关于筹划重大资产出售暨关联交易的提示性公告,拟向广东东阳光药业有限公司及或其控股子公司转让宜昌东阳光长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1558.HK)不超过51.41%股权。

2018年,东阳光通过发行股份作价 32.21亿元收购东阳光药50.04%股权,由此正式将医药纳入自身的多元化战略中,而此收购一直被市场认为是非常成功的,最初东阳光药对东阳光的业绩贡献良多。年报显示,东阳光近三年医药板块毛利占比分别为50%、79%和60%,是公司主要盈利来源。

此次,壮士断腕的背后却带来公司股价的接连上涨,为何砍掉公司的半壁江山却使得公司股价节节攀升,这背后是否另有隐情?

业绩大变脸

流感减少、核心药品销售下滑,新入局者蚕食市场。

原来被认为是盈利小能手的东阳光药为何被弃之敝履?

2018年8月,东阳光从其实际控制人张寓帅、郭梅兰手中收购东阳光药,当时作价32.21亿元,收购东阳光药50.04%股权,估值64.37亿元,交易溢价率达1.8倍,再加上多年前受让的6.8%股权,东阳光共掌握东阳光药56.8%的股权。

东阳光药的业绩在收购的最初几年,着实令人惊艳。2017-2019年,东阳光药营收分别为16.02亿元、25.1亿元、62.2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26亿元、9.01亿元、19.07亿元。不过,遗憾的是公司2020年营收就降为23.48亿元,而今年上半年只有2.02亿元,净利润更是大亏5.07亿元,业绩的跳楼式下跌,严重拖累上市公司的业绩,也让股东吃不消了。

事实上,从造富奶牛变为拖累,只需要一场疫情。

众所周知,东阳光药的核心产品是抗流感神药可威(磷酸奥司他韦),这款仿制药成就了东阳光药,2019年为东阳光药创造了近60亿元的销售额,是东阳光药赖以生存的产品。然后在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后,人们普遍通过口罩进行疫情防控,同时也阻断了流感的传递,当年的流感人群从2019年的353万例,下降到114万例,且医院患者流量下降,处方药量下降。

到2021年上半年,可威仅仅为东阳光药带来营收5363.5万元,且磷酸奥司他韦产品的市场竞争格局也已大变。博瑞医药和石药集团的奥司他韦胶囊已于今年获批上市,且有20余家企业包括科伦药业都递交了奥司他韦上市申请。

在同行的鲸吞蚕食中,这一百亿市场不会再次回到东阳光药一家独大的情况,且该产品头顶也高悬集采这一利剑。随着入局药企的增多,这一大品种进入集采的进程也越来越快,这可能也是东阳光壮士断腕的一大原因。

东阳光提到,受疫情因素持续影响,东阳光药所处的经营环境已发生较大变化,面临较大的变革压力,未来业绩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东阳光药(1558.HK)在资本市场已经为投资者抛弃,从2020年初的26港元,下降到4.6港元。因此,东阳光药如果成功剥离,能挽救投资人的信心,也能够使得东阳光的多元化经营显得更专一一点。

PVDF概念起飞

化工业务爆发,但高景气维持时间有限。

事实上,东阳光非医药板块在今年上半年迎来大爆发,净利润同比增长541.96%。上半年公司电子新材料、合金材料营业收入分别为20.64亿元、22.2亿元,同比增长都超过40%。化工产品收入10.5亿元,同比增长高达94.65%。

公司化工板块营收增长最快,毛利率也提升了18.97个百分点,主要在于公司PVDF产品价格不断上涨,该产品主要用作锂电池材料涂覆隔膜及正极粘结剂,属于锂电池正极材料的上游。

随着国内新能源车的大爆发,动力电池的需求量也大增,正极粘结剂只能使用PVDF,没有可替代材料,因此该产品处于供应短缺状态。根据机构预测,2021年、2022年我国新能源车动力电池的对于PVDF的需求量有望达到1.9万吨、2.8万吨,相比于2020年增长约0.9、1.8万吨,预计需要1年半到2年的时间才能释放产能。在2022年前,PVDF行业产能释放相对缓慢,难以满足锂电池级的产品需求,行业将长期维持高景气。

因此,公司才砍掉亏损的医药,置出旗下医药板块,进一步回归“初心”和本行,使用回笼资金优化现有资源配置,聚焦电子相关领域。

东阳光这一选择也令投资人信心大增,从8月底开始,在氟化工概念、PVDF概念的催化下,东阳光的股价攀升,半个月的时间,上涨超过60%。9月3日,东阳光龙虎榜净买入1.28亿元,其中沪股通买入1.1亿元,知名游资“章盟主”中信证券杭州营业部买入5894万元。

不过,在PVDF的风口上,东阳光会起飞也无可厚非,不过两年以后,当在建产能都释放时,是否会面临一地鸡毛,仍是未知之数。

推荐阅读: